核心提示: 昨日,记者在市面上购买了7种修正液,在雁塔消防大队世家星城中队的帮助下,逐一点燃。好奇心实验室实验表明,7种修正液均为可燃性液体。
5月23日晚,贵州毕节6岁男孩瞳瞳出于好奇用打火机烧一瓶修正液,导致修正液膨胀爆炸。经医院诊断,瞳瞳脸部、颈部、手部被烧伤,面积达15%,属化学烧伤。
昨日,记者在市面上购买了7种修正液,在雁塔消防大队世家星城中队的帮助下,逐一点燃。好奇心实验室实验表明,7种修正液均为可燃性液体。
■实验物品:在多个小学、中学周边购置了7支不同种类的修正液/修正笔
■实验地点:雁塔消防大队世家星城中队
■实验人员:消防官兵、记者
外包装:6支修正液标注禁火
1支无任何警示标识
7支修正液/修正笔中,其中4支在外包装上用禁止标识表明严禁火、严禁入口。2支用两毫米的小字标注着注意事项;不可吞食、不可近火。剩余1支的外包装上无任何警示标识和注意事项,该修正液净含量10ml。
气味:多有刺鼻性气味
1支25克的修正液打开后有强烈的类似于油漆的味道,十分刺鼻。剩余6支为密封性较好的笔状,拔掉笔帽后无明显刺鼻气味。
但将这7支修正液/修正笔涂抹在纸上,其中4支修正液有明显的刺鼻味,剩余三支虽有淡淡的香味,但这香味中仍夹杂着油漆味。
燃烧:火舌随着液体四处飞
昨日,消防官兵穿戴防火设备依次点燃了这7支修正液/修正笔。
由于7支外包装均为塑料材质,液体在塑料包装内,当塑料包装遇明火烧毁后,修正液瞬间引燃,火苗要比塑料燃烧得更旺。其中那只无任何警示标识的修正液,火势较为猛烈,燃烧的修正液流到地上,火仍未熄灭。
25克容量最大的修正液,打开瓶盖像酒精炉一样直接引燃,且燃烧的修正液随风散落,并未熄灭。
消防官兵点燃一支外形较长的修正笔,10秒钟后修正笔笔头被烧烂引燃了里面的修正液。当消防官兵每捏一下修正笔,火舌直接从笔头向外喷出一米远。
另一款修正液从中央位置点燃,5秒钟后塑料外壳破坏,引燃的修正液瞬间引燃向四处散射。
提醒:修正液中含高度易燃物,遇明火有爆炸危险
雁塔消防世家星城中队副中队长孟江波查看了这7支修正液标注的成分。“均含有甲基环己烷,为高度易燃。”孟江波说,“无法通过水灭火。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。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,引起燃烧或爆炸。在火场中,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,高速冲击、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。其蒸气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火源会着火回燃。”
此外,据记者了解,甲基环己烷是有机化合物,微毒,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、干燥、皲裂、溃疡等现象。
家长应给孩子强调用火危险性
据孟江波介绍,历年发生的火情中,确实存在因未成年人好奇引发的案例。“作为家长、监护人应给孩子们强调用火的危险性。”孟江波总结了几点平时常见的家庭防火常识。
别拿易燃易爆化妆品玩耍
每个家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化妆品,像防晒喷雾、发胶、摩丝、香水等其实并不安全,如果小朋友拿这些物品对准火焰喷射,将会发生火灾,后果不堪设想。
别拿蜡烛、打火机去照明
小朋友接受能力有限,家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,有选择的教会他们一些实用的消防知识。比如生活中,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,有些家长把东西掉到沙发底下或者床底下,懒得找手电筒,就用点燃的打火机照明,如果孩子在一旁看到,很可能就记住了家长的动作并模仿。因此,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错误的示范,一旦发现孩子有拿打火机、蜡烛玩耍或者照明的行为,要立刻制止。
别模仿电视中的危险行为
小孩子天性好奇,危险意识又不强,不仅会模仿身边人的行为,有时也会模仿电影电视里出现的场景。因此,当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观看电影或动画片的时候,如果出现喷火、在室内焚烧物品、点燃柴草取乐等场景,家长一定要及时告知这样做是不对的。
别用剪刀、小刀等捅插座
熊孩子就是喜欢趁家长不注意时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,如果他们把插座、电线、燃气管道等当成捣蛋的目标那就非常可怕了。家长一定要将家里的剪刀、小刀、老虎钳等工具收纳好,不能让孩子拿到,以防孩子拿来乱捅插座。